欢迎访问西部法治新闻网!
咨询电话:13892500099

法院,为啥不主动去调查事实?

来源: 西部法治新闻网 2024-11-18 点击数: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和认定对于案件的判决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事人常常会遇到明明认为对方证据有问题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对方手中,而法院却未主动调查的情况。

让我们一起探讨法院在何种情况下会主动调查证据,以及当事人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以争取法院的主动调查。

法院,为啥不主动去调查事实?(图1)


二、法院主动调查证据的法律规定及现实限定条件


(一)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二)现实限定条件

实际上,这一规定在现实中存在限定条件。大多数情况下,法官仅在五种特殊情况下才会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即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涉及身份关系的;污染环境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涉及依职权需要追加当事人、终止诉讼、终结诉讼以及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总结来看,主要是涉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法院,为啥不主动去调查事实?(图2)


三、当事人争取法院主动调查权利的正确方式


除了上述五种情况外,法院一般会依照当事人的申请才会去调查相关事项。因此,当事人不能指望法院仅依据在法庭上说的一句话就去主动调查相关事实。正确的做法是先向法庭提交一份书面申请,详细说明申请法院调查证据的依据和理由。这样才能更好地争取法院主动调查的权利。

法院,为啥不主动去调查事实?(图3)


四、结论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正确理解法院主动调查证据的条件和范围。对于涉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情况,法院会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而在其他情况下,当事人需要通过提交书面申请的方式来争取法院的主动调查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在诉讼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责任编辑:于武栋】

上一篇 : 多层转包实际施工人能否要求所有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下一篇 : 88万二手房竟是凶宅房主失眠成疾:原房主前妻曾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