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法治新闻网!
咨询电话:13892500099

代表委员建言严厉打击网络“黑公关” 保障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来源: 西部法治新闻网 2025-03-07 点击数:

又一个百万粉丝“大V”因涉虚构事实向新能源车企蔚来公开道歉。

近日,网络账号“尹哥普及新能源”持有人尹某通过其账号发布视频,就其此前关于蔚来公司及乐道品牌的不实言论公开道歉,称“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不要为了流量去做错误甚至违法的事情”。当天,蔚来法务部公布了针对网络恶意造谣和抹黑行为的维权进展,表示将联合警方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造谣账号的不法行为。

代表委员建言严厉打击网络“黑公关” 保障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图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侵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纠纷案件频发。尤其是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饱受“网络水军”困扰,成为网络“黑嘴”及“黑公关”舆论攻击的重灾区。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网络谣言、AI虚假信息治理建言献策。代表委员建议,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必须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公关”,让民营企业免受谣言困扰,安心发展,进而激发更大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AI工具沦为“黑公关”产业链“黑箱”

蔚来法务部近日发布声明称,长久以来,蔚来及旗下品牌持续遭受有组织的恶意攻击,部分网络账号持有者为获取流量和不正当利益,不择手段地侮辱、诽谤蔚来及蔚来用户。这里面既有转发数百万的污蔑谩骂视频,也有一个账号短时间内在蔚来相关视频下发布数千个雷同侮辱言论被判侵权,部分谣言甚至在汽车未上市前就已发布传播。

代表委员建言严厉打击网络“黑公关” 保障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图2)


近年来,从捏造虚假数据,到散布调价、裁员、销量骤降等谣言,从雇佣水军刷屏到操控“自媒体”发布攻击性内容,网络“黑公关”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且操作方法不断“升级换代”。除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谣言信息并批量发布等常见手法,一些不法分子还会采取“发帖人打哑谜+评论恶意引导+恶意评论作为信源进行虚假新闻传播”的手段,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恶意攻击。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网络平台的“评论区”已经成为“黑公关”的重灾区:企业通过供应商低价发布大量负面评论,然后由点到面持续放大、转发,推动负面舆情升温。评论区的负面舆论一旦形成,作为源头端的评论者立即删除或注销账号,导致难以溯源。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指出,有机构和个人通过“标题党”等手法制造谣言和网络暴力,以获取流量。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或组织雇佣网络水军,有组织、有计划地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或特定个人,严重扰乱网络秩序。这些行为不仅歪曲企业家和公众人物的言论,还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给被攻击者带来精神创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AI工具甚至沦为生产谣言的“黑箱”。据了解,一些公司开始利用这一工具,生成内容意思一致但话术不同的AI机器人稿件、评论,再经由大量人为操作的账号以及机器人批量生产的账号所形成的账号体系,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播发,使得短时间内形成数万条内容,再辅助流量购买的方式集中推高话题热度,形成压倒性言论走向。

2024年,南昌警方在查处的一起传播谣言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中发现,不法分子通过AI软件生成内容的方式,短时间内生成了大量文章,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篇至7000篇,初步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严厉打击下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现实中,网络“黑嘴”和“黑公关”攻击模式已蔓延至多个实体经济领域。为整治涉企谣言等侵权乱象,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民营经济发展的网络环境日趋好转。

2024年,公安部严厉打击整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工作,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全力出击,聚焦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共侦破案件900余起,抓获嫌疑人5000余名。

2025年2月,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将从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整治涉企网络“黑嘴”等八个方面下手,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亦是人民的期盼。在人民网今年开展的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中,网民投票结果显示,82.16%的网民建议加大力度打击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但从近期的相关案件来看,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顶风作案,铤而走险。

2月5日,蔚来法务部发布公告称,在公司协助下,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数起恶意攻击蔚来信息系统的案件,法院已经判决相关人员承担刑事责任。无独有偶,不仅蔚来饱受谣言侵扰,小米法务部官方微博近日也发文称,涉嫌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某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已被依法缉拿归案。

深挖涉企谣言背后产业链利益链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成为肆意侮辱他人、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的避难所。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整治涉企谣言乱象、净化网络环境,需要采取更多有力手段进行有效遏制。

“打击涉企谣言,维护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和地方必须向网络造谣者‘亮剑’,以雷霆手段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2023年8月1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展“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2月24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将网络暴力侵害对象扩展到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界定网暴行为方式,采用“列举+兜底”模式,涵盖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权,以及网络敲诈、恐吓、骚扰、跟踪等实践中常见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针对“AI换脸拟声”等某一代表性问题,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提高立法位阶及其效力,在分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务实治理,明确“AI换脸拟声”应用边界红线,完善侵权证据规则,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与时俱进探索新议题的细化监管措施,凝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共识。

另一方面,深挖涉企谣言背后产业链、利益链,推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

耿福能建议,要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既要注重对谣言发布者、违规营销号、MCN机构的打击,也要加大对“网络水军”批量交易、操控账号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此外,还要压实内容平台谣言治理的“守门人”责任。

吕红兵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重点压实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事前监管、事中审核、事后处置全流程责任。明确平台具有利用AI实施信息治理和风险防控义务;运用“AI预判+真人核实”运营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危险账号监测技术,对高危账号重点关注,构建用户画像,评估用户危险等级;依规定和合同限定高危账号部分功能直至封号处理。

【责任编辑:于武栋】

上一篇 : 扬法治利剑,护水清鱼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非法

下一篇 : 盗窃基站电瓶1200余块,被渭南韩城警方抓获